义工

义工经验分享: 廖秀珍女士

早于求学时期已认识卡城华人耆英会。机缘巧合中,怀着「助人为快乐之本」精神,投身义工行列,转瞬已廿载。从最初加入直至现在,感觉自己仍然在就读期间,耆英会不断发展,不断推出新事项让义工去服务,推动和建议我们去选读特别科目,深入了解不同的技能( 例如:Row Your Own Boat, Alberta Fitness Leadership, Caring with Confidence with Alzheimer Society of Calgary, Taking Care of You… Powerful Tools for caregivers, Mount Sinai Hospital Reitman Centre's Carers Program & Gerontology Studies at MRU) 而自己亦乐于研读,为的是遇上困难也可活学活用,难题迎刃而解,服务他人,所谓教学相长,帮助别人之余,自己也获益良多。

犹记得参与「关顾耆英探访计划」中认识一位94 岁长者。她头脑清晰,喜欢作诗词,更赠送以下七言诗句,作为赞赏及鼓励我,亦表达我的心声,驱使我更加努力为长者们服务。

义工经验分享: 陈寿添先生

在耆英会担任义工,转瞬间已16 年。我每星期两天在外展部接待处服务,其余三天间中陪老人家往医院、化验所或专科医生检查和诊病。其间见证了耆英会服务项目日益增加,发展迅速。

华人小区,不论新旧侨胞,讲何种方言,上至申请政府福利、医疗护理、家居服务,下至日常生,事无大小均会往耆英会要求服务。曾经有一位老妇遗忘了一包鲑鱼头在3 路公交车上,要求我们写张便条往公交车失物处找寻。

义工经验分享: 吴宝玲女士

来加拿大差不多有40 年,自少受家人的影响, 断断续续在西人小区里做义工,例如送餐,赌场筹款,嘉年华会等等。直至2006 年,一个机会,去了参加耆英会的探访老人院和家居探访。最初做老人院时很开心,但是当建立了友情后,情况很不同,当你知道他们死了时,很是痛苦,到最后放弃了这工作。在这段时间,很痛苦的挣扎,停了也有一年多。终于我胜利了,重新再开始。很幸运他们还记得我,也很庆幸我继续做下去,不单只我帮他们,原来他们也帮了我哩! 我从他们身上也学了很多,不是书本里有的。有很多国民教育,例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。这些故事很有意义,而且令我看到老人家的积极乐观态度也影响了我对生命的看法, 明白了活在当下的意义。